11
  • 首页
  • 关于盛高
  • 合作伙伴
  • 加入盛高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管理咨询
    • 战略组织人
    • 国企改革
  • 并购整合
    • 盛高咨询并购整合概况
    • 盛高并购专栏
  • 商学院
    • 关于商学院
    • 培训产品
  • 研究洞察
    • 观点文章
    • 出版物
    • 成功案例
    • 他山之石

《国企三项制度改革的发展、现状及问题》系列文章之一

网站首页  ꄲ  国企改革  ꄲ  《国企三项制度改革的发展、现状及问题》系列文章之一

作者:盛高咨询国企改革研究课题组    

组长:李英佳

组员:冯洪泉  李伟诚  杨兆凯      

指导专家:徐沁  张跃东

 

导语:

三项制度改革主要指的是面向国有企业的人事制度、劳动制度、分配制度等三方面进行的系统性改革,旨在促进国有企业建立“员工能进能出、干部能上能下、收入能增能减”的“三能”机制,推动国有企业尽快建成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。本文从国企三项制度改革的历史沿革讲起,分析了三项制度改革的现状及影响改革的三类因素。全文共3100个字,阅读时间大约需要6分钟。

 


 

一、历史沿革

自改革开放以来,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就一直处于探索、实践和深化中。

二、改革现状

当下,多数国企按国家规定完成了三项制度改革。

  • 企业自主抉择用人、选人,劳工实现市场化。

企业不断优化岗位,设置规范标准,以自身发展需求强化劳工管理。以“公开”、“公平”、“择优录取”为原则,建立科学人才选拔机制。国企和员工签订劳务合同,融入社保福利,拉近企业和员工关系,转变观念,创新管理,用工成本及风险降低,满足国企发展需求。此外,建立了科学的员工绩效考核制度,可为员工发展创造空间。

(二)市场聘用管理制度得到优化

以岗位管理,转变内部管理人员身份,制定经理人现代企业制度,规范国企法人治理,使企业和市场接轨。

(三)薪酬考核制度得到优化

工资财务上,使员工薪酬绩效化,以员工业绩为基础,优化薪资分配,建设收入调节机制,按照业绩考核确定薪酬,提高员工积极性。

三、影响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因素

三项制度本质上属于企业内部经营机制,每一个自主经营、 自负盈亏的企业都会根据企业经营状况、 业务发展要求、 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不断调整和优化三项制度。由于我国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型而来,政府与企业、企业与市场、 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需要不断重新界定,因而自上而下推进企业内部经营机制改革就非常必要。目前,影响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因素主要有三类

(一)企业所属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。

处于高竞争行业的国企,迫于市场压力,为了适应市场的要求,内部三项制度改革的推进积极主动;反观那些具有垄断性质、 公益性质的企业,竞争压力小,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推进的源动力不足,进展则十分缓慢。

(二)历史遗留问题。

1、冗员严重。

员工数量大于企业需求,一些国企大集体、僵尸企业问题严重,大批员工急需安置,尔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又不理想,发展负担大,拖慢了三项制度改革落实。如鞍钢集团有员工近 20 万人,而粗钢产量与其相当的沙钢集团,仅有 4 万多名员工;重庆机电集团,企业主体市场化程度已比较高,但仍存有 23 家厂办大集体企业和 5 户“僵尸” 企业,在册职工 2000 余人,占集团员工总量的 6% ,影响了企业整体三项制度改革的深化。

2、员工身份复杂。

国企多由政府部门改革而来,存在政体合一特点,有些地方政府甚至随意从政府部门调动人员到国企任职,有的企业员工既有事业身份,又有公务身份,致使待遇及管理上和其他市场化员工有差异,存在平均主义及“大锅饭”现象。

3、管理方式落后。

干部式的管理,管理方式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。企业高管以行政委托管理,内部竞争及公平竞争只占少数,更多的是以行政官员选拔管理。

因为这些严重的历史遗留问题,老国企内部三项制度改革的推进的困难重重,而对于那些上一轮改革较彻底的企业及新设国企,没有历史负担,内部三项制度改革相对比较顺畅,更容易实现市场化。

(三)国资国企管理体制约束。

政府及国资监管部门对企业监管还存在越位的情况,使得国有企业在经济减员、 企业高管人员市场化选聘与管理等方面无法到位。具体表现为:

  1. 经济减员不现实。

国企有稳定就业责任,虽然《劳动合同法》规定企业出现经营困难的状况时,可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合同,但在实际执行上,政府不提倡、员工不满意,无法到位,且经济形势不稳定时,国有企业有义务承担稳定就业的责任,经济减员无法到位。

  1. 国企高管市场化程度不高。

多数国企高管为行政委托下的行政身份。目前,国企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市场化配置力度尚不够大。近几年,中央及地方都在积极探索一级企业高管的市场化选聘,但效果并不理想,整体比例不高,如湖北省 2014 年 158 名省属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中,仅有 6人公开招聘。一级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及二三级企业的领导班子成员,也仍有较大比例的非市场化选聘人员。行政任制及行政干部身份,使得这些企业高管干部往往“能上不能下”。缺乏具有专业素养的企业管理人员,影响企业的市场化决策。

  1. 分配约束大。

企业内部分配约束多,员工激励难以到位。激励主要依靠绩效薪金,手段单一,中长期激励机制缺失。虽然个别企业实现股权激励,但绩效激励仍是主要激励手段,因工资总额控制而大大压缩了利用空间。自2014年的国企薪酬制度改革,一些国企层层减薪,三项制度改革开展受阻。

这种情况在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企业中较为普遍,而在国有参股企业、 新设企业、 二三层级及以下的企业约束较少。

2020年3月16日 18:13
ꄘ浏览量:0
ꂃ上一篇: 无
ꁹ下一篇: 无
  • 关于盛高
  • 合作伙伴
  • 加入盛高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管理咨询
  • 并购整合
  • 商学院
  • 研究洞察
aliyun

扫描二维码联系我们

盛高帮助客户确定战略、优化流程、提升管理、引进创新、提高整体竞争优势,从而成就持续成长实现基业常青。

版权所有 © 上海盛高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

 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
本网站支持 IPv6
 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
本网站支持 IPv6
 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
本网站支持 IPv6
 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
本网站支持 IPv6